江财人物

教师

【思政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尹业通

2025-09-12 08:52:13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编者按】立德树人,思政先行。近期,学校遴选出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典型人物。在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新闻网推出【思政引领】栏目,聚焦他们的鲜活事迹、推广经验,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展现江财思政力量,激励共育时代新人。

  尹业通,男,江西庐山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参加工作,现为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史、中共党史。近年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教学获奖5项。参与教育部重点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在《都市文化研究》《河南高教》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2部。

深耕教学主业,倾力打造思政育人精品课堂

  该同志自2019年6月入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倾情投入党的理论教育事业。近五年来,年均承担近700课时的教学任务,始终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态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贯通。

  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网上评教连年获得优秀评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育人风范。

  2020年至今,先后获江西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本科组)一等奖(2022)、江西省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高校教师组团体一等奖(2022)、江西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二等奖(2020)等省级教学比赛奖项4项。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成员)(2023),并获得江西财经大学“金牌主讲教师”(2023)、江西财经大学年度先进工作者(2023)、报送课程入选江西省高校思政课“双师同堂”示范课堂(2024)、江西省高校“一课多师”示范团队成员(2024)、获得2024年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和优秀案例二等奖等荣誉。

深耕教学改革,打造思政金课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骨干教师,该同志在院系领导的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全国“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试验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团队成员,他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深入开展教学创新实践。

  在改革实践中,他积极探索“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师生同台”等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开展跨校区团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创新实践,将“纲要”课打造成为具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情感温度的思政金课。其参与的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了“专家引领、团队协作、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团队建设方面,他参与的教学团队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团队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其更是作为“双师同堂”示范课堂负责人,其创新模式已成为全省思政课改革的标杆,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耕科研,以创新研究服务思政教育

  该同志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研促教、教研相融”的理念,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教学研究方面,主持省级教改重点课题1项,将党的精神谱系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构建了“历史逻辑-理论阐释-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创新研究》,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实现路径。

  在理论研究方面,主持省高校人文社科思政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教育实施路径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了“认知-认同-践行”的文化自信培育体系;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赣剧组织化的历史经验研究(1950-1960)》,通过对地方文化发展历程的考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思政教育提供了历史借鉴。

  这些研究既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又直接服务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良性互动,充分展现了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育人成效的突出能力。

发挥专业优势,做好社会服务

  作为教研室骨干教师,该同志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学院发展建设。在工作中率先垂范、甘于奉献,全身心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课程建设水平稳居全省前列。通过完善团队建设机制、创新教学研讨模式,成功培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教师在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比赛一等奖10余次。作为团队成员,他特别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新教师成长,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作为江西省青年讲师团成员和学校宣讲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宣讲活动,为宣讲活动作出突出贡献。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张欣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