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属性

教师

【思政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张艳青

2025-09-10 08:30:45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编者按】立德树人,思政先行。近期,学校遴选出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典型人物。在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新闻网推出【思政引领】栏目,聚焦他们的鲜活事迹、推广经验,营造浓厚育人氛围,展现江财思政力量,激励共育时代新人。

  张艳青,女,汉族,2010年入校,先后从事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工作,荣获江西省辅导员思政工作论文一等奖、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西省社团优秀指导老师,校巾帼标兵、优秀班主任标兵,院服务五星、优秀党员等荣誉30余项。

创新工作方式,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积极创新思想引领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红色经典诵读”“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研究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连续10多年举办“红色故事会”“红歌会”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探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创新开展支部党建特色活动“政解小讲堂”,推动党员深入学习时事政治;举办“榜样力量”分享会,邀请优秀校友、行业精英讲述奋斗故事,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与奋斗精神。

  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想引领阵地。创建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时事热点分析、优秀学生事迹等内容,打造线上思政教育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等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传递正能量。所带研究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研究生党员比例逐年提高,多名学生在各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表彰。

聚焦个性需求,助力学生专业提升

  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分享前沿学术动态与研究方法;举办学术沙龙,鼓励研究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分享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拓宽了学术视野,也激发了科研兴趣与创新思维。

  注重个性化指导。深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与困难,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对于科研进展不顺的学生,耐心倾听,分析问题,联系导师寻找解决方法;对于有深造意愿的学生,积极提供考博的信息与建议,助力他们实现梦想。研究生学术成果颇丰,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学生在各类学术竞赛中获奖较多,学院研究生连续4年获评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学术/实践之星”(全校唯一)荣誉称号。

完善服务体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多种渠道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到班级群、就业信息平台等,确保学生获取最新的就业动态;组织企业宣讲会、招聘会,邀请知名企业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展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校友、老师为学生讲解求职技巧、职业规划等知识,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

  重视就业心理辅导。面对就业压力,部分研究生会出现焦虑、迷茫等情绪。通过谈心谈话、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就业困难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岗位。截至目前,2022级有6名学生被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学生就业单位涵盖了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多个领域。学院研究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列全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注重团队建设,打造优秀学生组织

  在组织建设方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提高研究生会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注重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干部,通过培训、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营造研究生会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成为学院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在活动开展方面,结合研究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学术、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研究生羽乒大赛”“三驾马车”“志愿服务月”等品牌活动,丰富了研究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凝聚力与归属感。研究生会连续13次获评优秀荣誉称号,成为了学院学生工作的亮点与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给予帮助与支持。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为他们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助学贷款,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同时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奖助学金,帮助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必要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帮助;对于生病住院的学生,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探望,给予他们关心与安慰。

  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通过线上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为学生配送生活物资,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积极宣传疾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实际行动诠释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能力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理学、法学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参加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工作能力;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结合工作实践撰写论文,主持江西省党建课题和江西省党建研究会课题各1项,主持校党建课题1项、院党建课题2项,立项学院精品课程1项,发表和撰写学术论文多篇;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提升思政工作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编辑/张欣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