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11:27:48
来源:融媒体投稿系统
8月21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设计与艺术学院、南昌豫章剪纸工作室联合承办的“生肖马”(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班圆满结业。本次研修班为期7天,以“传统剪纸艺术+AI技术+文创开发”为核心,探索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为即将到来的农历马年献上了一场跨界融合的艺术盛宴。
跨界聚首:天南海北共赴剪纸之约
本次研修班的学员构成颇具特色,年龄跨度从25岁至70岁,涵盖了大三学生、非遗传承人、文创设计师等多个群体。最远来自黑龙江和新疆的学员,跨越3000多公里齐聚南昌,因对剪纸艺术的热爱结缘。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民在开班致辞中深情说道:“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感情深入骨髓,龙马精神更是中华民族向上的精神象征。江西财经大学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豫章剪纸长期扎根江财,剪纸社团的学生高达千余人,印证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我们举办全国‘生肖马(AI)’研修班,希望为全国剪纸艺人启迪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他特别提到,学院微信公众号“艺马当先”的LOGO正是一笔画的骏马,大家在马年前一年相聚江财,是一生的缘分。
名师引路:传统技艺与前沿科技的碰撞
研修班邀请了国内剪纸艺术与文创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组成师资团队,课程涵盖理论研讨、技艺实操、AI应用及文创开发全链条。
李民院长以《守正创新,开创剪纸文创新局面》为题,强调了非遗传承需扎根传统、拥抱时代,为研修班定下“守正创新”的总基调。
栾旭初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带来陕北特色DIY彩贴剪纸文创课程,学员们亲手体验了色彩浓烈、造型质朴的陕北剪纸风格,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陈青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深度解析AI技术在剪纸创作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展示AI如何辅助纹样设计、提升创作效率,为传统艺术注入科技活力。
沈玉谋副会长(豫章剪纸第五代传承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副会长)聚焦江西剪纸艺术与文创实践,带领学员领略本土非遗的历史底蕴与创新可能。
王龙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副会长、上海非遗文化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则从实用角度出发,教授AI剪纸作品的解析、重构及短视频编辑运营技巧,助力学员将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王云副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剪纸艺术》课程教师)以“生肖马”为主题,指导学员进行AI剪纸创作与文创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贺虹传承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贺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DIY贴花瓷文创剪纸课程,探索了剪纸与陶瓷材质的跨界融合。
钟旭老师(上海剪纸艺人)现场演示十二生肖脱稿剪纸技艺,其“手中无稿,心中有形”的精湛技艺令学员叹为观止。
此外,研修班还组织学员实地参观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和万寿宫非遗城,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传统工艺与非遗文化的理解。
成果丰硕:AI赋能下的剪纸文创新实践
七天的研修中,学员们在导师指导下,将AI技术与传统剪纸技艺深度融合,创作出七项独具特色的“生肖马”主题文创作品:利用热转印技术将江西财经大学校徽、“崛起”雕塑及个人姓名剪纸烫印的“专属文创”;寓意吉祥的“马上有喜”磁性剪纸、“马上有福”剪纸杯垫;融合传统与时尚的“桃花运马”剪纸瓷盘、马主题成语剪纸抱枕;以及彩贴剪纸扇面和学员玫香肖像剪纸。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全体学员共同创作了“龙马精神”主题剪纸作品,并集体完成一幅气势恢宏的“千军万马、艺马当行”大型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均被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永久收藏,成为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艺术见证。
结业典礼:传承之路,再启新程
8月21日上午,研修班结业仪式在江西财经大学隆重举行。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黄志明主持仪式,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副会长栾旭初、沈玉谋、王龙,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徐菲,南昌市文化馆副馆长汪军,上海民间剪纸艺术家钟旭,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李民、《剪纸艺术》课程教师王云等出席仪式。
李民在总结致辞中对研修班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挖掘地域文化符号,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剪纸IP;二要拥抱科技浪潮,让AI为古老艺术赋能;三要珍视同窗情谊,携手成为传承路上的‘灯塔’。他勉励学员:“以纸为媒,剪刻山河韵;以心为火,照亮传承路!”
栾旭初代表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对研修班在推动剪纸艺术创新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给予肯定,希望学员成为“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徐菲从民间文艺发展角度强调,本次研修班为“传统生肖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学员们能够以此次研修班为新的起点,不断探索创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为全国剪纸艺人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展示平台。
钟旭结合自身创作经历,鼓励学员在守正基础上大胆探索,让剪纸艺术“活”在当下。
学员代表陈霞在发言中动情地说:“七天前,我们带着好奇走进课堂;今天,我们收获了技艺的沉淀,更经历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心灵对话。AI让剪纸有了新的表达,而老师的教诲让我们明白:创新的根脉,终要深植于人间烟火。”她代表全体学员向主办方、承办方及授课老师致以衷心感谢。
仪式上,与会领导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李民为学员颁发作品收藏证书。随后,全体人员共同参观学员文创作品展,见证传统剪纸在AI赋能下的无限可能。
结语:纸上生花,传承有道
本次“生肖马”(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班,是江西财经大学在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它不仅为全国剪纸艺人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以“科技+文化”的跨界模式,为传统剪纸艺术的当代转化开辟了新路径。正如学员们所言:“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这些带着“龙马精神”的学员们,将把研修所得融入创作实践,让剪纸艺术在守正创新中生生不息,让中华文化在传承发展中绽放时代光彩。
本次举办的“生肖马”(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班,是江西财经大学首次举办,也是江西举办的首个全国性的剪纸研修班。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借这次“生肖马”(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班成功举办的良机,在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分会和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支持下,明年会继续举办“生肖羊”(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班,将这个生肖(AI)剪纸创作及文创开发研修活动一年一次进行下去,为全国剪纸艺人来年的生肖文创打开思路,为全国剪纸艺人的非遗成长之路助上一臂之力。
(文/设计与艺术学院 黄志明 图/余彪 编辑/张欣媛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